新的進展囉~~~
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news/hakkapark/3/1313006454/20090606171050/
有好的開始~~很好
--
其實我今天本來也要懶惰的不發文章的...
可是看到這篇新聞..
覺得很重要...
忍不住想貼上來呼籲一下...
(不過以我的部落格的人氣數~~也呼籲不到哪去啦~~~XDDD)
這是新聞的原始網址: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0522/17/1jys6.html
真誇張! 台北公館居然有片原始森林
2009/05/22 15:55記者陳志東/台北報導˙攝影
如果你喜歡用Google地圖研究家鄉,從衛星空照圖看台北市,你就會發現台北市內除了士林、北投、南港、內湖、文山等等區域還留有原始森林外,其他密密麻麻都是房子;整個台北市中心僅存的大片綠地,只有大安森林公園、228公園、植物園等等;然而,如果你夠細心,就會發現還有一個神祕寶庫,那就是公館。
公館這地方真的太神奇了!公館商圈、水源快速道路、羅斯福路、基隆路與台大校園,很多台北縣市民眾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這裡,卻很少有人會發現這個車水馬龍的區域裡有片森林;但當你從Google地圖的衛星空照圖來看,就會發現夾在水源快速道路、福和橋、永福橋與汀洲路這四個路段之中,也就是自來水園區、寶藏巖、兒童交通博物館、新店溪河濱公園區域裡的這一大塊,就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綠地。
從兒童交通博物館大門走進去後,你更會嚇一跳,很難相信你人就在台北市的市中心裡。因為這裡不只是一片綠地,而是一座森林。整個森林裡樹木多到無法計算,樹木種類也多到數不清,光是兒童交通博物館內,總計就有楓香、榕樹、垂榕、樺樹、苦楝、羅漢松、茄冬、莿桐、樟樹、鳳凰木、相思、櫻花、台灣欒樹、苦楝…等等數十種。
更誇張的是,根據台北鳥會調查,目前當地至少有25種鳥類出沒,像是貓頭鷹領角鴞、珠頸斑鳩、野鴿、紅嘴黑鵯、白頭翁、樹鵲、紅尾伯勞、綠繡眼、五色鳥、家八哥、小白鷺、黑枕藍鶲、小彎嘴…等,甚至還有大冠鷲,以及保育類的長吻白臘蟬,還有貢德氏赤蛙等多種蛙類與昆蟲,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。
其中一條由竹林枯葉鋪陳與高大樹木匯集而成的綠色隧道,更是內行人眼中的美景,因為儘管大安森林公園、植物園等綠地面積都比這裡大,但大多很人工,只有這裡是台北市中心內少數最接近原始的森林,是台北市內最具有鄉村味與接近原始生態的地區。
想去看看嗎?很抱歉!這個地方,你恐怕從此之後再也看不到。因為台北市長郝龍斌已經計畫要把這些樹木與鄉村美景移除,準備在這些綠色草地上鋪上水泥,建設一個可以方便台北市民騎單車、更加人工水泥但卻可以展現政績的「公館水岸新世界」與「客家文化主題公園」,而急著求表現的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也在尚未依「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」完成樹木調查與遷移計畫之前,就迫不及待在5月20日總統就職紀念日當天舉辦動工儀式。
台北市政府的計畫,是要把原本給沒有選票的兒童使用的兒童交通博物館拆除,然後改建成「客家文化主題公園」,並計畫移除152棵原本長得茂密健康的各種樹木,改種近年來大流行的油桐樹,接著再以水泥鋪設象徵客家人的梯田與茶園,以人工斜坡方式建造空中平台與自行車道,藉此串連到新店溪畔形成一個自行車路網,變成「公館水岸新世界」。
建設台北市沒有不對,但讓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質疑的是,明明可以保存而且健康、且已有鳥類與昆蟲定居的完美生態樹木,為何要因為想把桐花移過來,就要將其移除?因為樹木一旦被遷移,存活率就會大幅降低,而且原本形成的天然鄉村美景與生態也會從此消失。客家人不是只有油桐花,園區裡許多原有樹木也都與客家生活歷史有關,為什麼一定要追求桐花流行反而失去原有特色?
建設台北市沒有不對,但讓居民反彈的是,為什麼只是為了要有單車道,就要大興土木動用水泥,並把許多老樹移除,而且規劃中的單車道出入口是在螢橋國中校門口,會嚴重影響學童上下學安全。而且為何同樣都是兩輪,郝市長卻只重視單車、而不重視輪椅,不順便把學童、老人、無障礙等便利安全的因素考量進去。
居民不懂的是,建設台北市沒有不對,但為什麼要建設就一定只是想到硬體,卻未見更棒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軟體計劃?建設台北市沒有不對,只是很遺憾的,在原本公館地區裡的這片森林,從此以後,我們可能看不到了,未來看到的,會是非常人工美的水泥。因為市政府對於自然步道協會等等環保單位的陳情不太理睬,對居民的疑慮不太理會,都市發展局只急著要完成郝市長連任之路的水泥政績。
相關搶救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樹木等相關議題,可逕洽居民部落格網址: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news/hakkapark;自然步道協會網址:http://naturet.ngo.org.tw/,http://blog.xuite.net/naturet/ngo
--
我印象裡我好像有迷路到這裡過...
那時也很驚嘆公館竟然有這樣的地方...
雖然後來沒有再去那裡
但是內心有種在公館找到秘密基地的心情。
所以剛看到這篇新聞前段的時候,
心情是---這樣的地方被新聞被報出來...
不就又會一時之間有太多人跑去那裡,
驚動生物、製造生態的破壞...
但是往下看的時候實在很難相信自己的眼睛...
在哪裡要鋪上水泥地還要移樹蓋梯田等等...
心裡直呼:"太扯了吧!!"
心中實在無法相信這是我們市長郝龍斌想做的事....
(啊...我不是台北市民....)
雖然那塊地在哪裡其實若是沒有新聞報出來,
被建設了後公館的居民也不會知道它本來的模樣...
雖然那塊地本來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商業開發價值...
放在那裡的確似乎是浪費...
雖然也許這塊地只是在一小塊區塊鋪鋪水泥
可能不會影響水土保持?
但是看到那麼多的原有物種要被遷移或砍伐,
那麼多原有生物可能因此失去居住的環境...
人類真的有那麼大的權利可以做這件事嗎?
我看過網站裡市府的規劃書了
老實說沒學過相關知識的我
看過也不了解其中太多的細節...
